365bet扑克客户端-beat365进不去-365手机app

古代为啥会存在妖怪?妖怪又是从哪里来的?三个分类告诉你

古代为啥会存在妖怪?妖怪又是从哪里来的?三个分类告诉你

现在对宋代帽妖的解读中,往往将其附会成不明飞行物或飞碟等,但实际上跟飞碟、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。

所谓帽妖就是个引发恐慌的传言而已。

“帽妖”的传闻,最早始于北宋真宗天禧二年(1018年)五月,从洛阳城内最早传出帽妖害人的说法。

说是像帽子的妖怪,半夜能飞到百姓家里,变成狼或狗的样子吓唬人,所以当地百姓非常恐慌,天一黑就关门闭户不敢出来。

“西京讹言有物如乌帽,夜飞入人家,又变为犬狼状,人民多恐骇。”(《宋史·五行志》)

此时对帽妖的传闻也仅仅会变化,并没有提及帽妖能够害人等事。

仅仅在一个多月后,帽妖案就从洛阳传到了京师开封,讹言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工,京师开始流传的时候。

帽妖就多了会吃人的技能。

“传及京师,云能食人。”(《宋史·五行志》)

吓得京师百姓不但不敢出门,甚至一入夜几户人家都要围坐在一起自保,大半夜有个风吹草动满京城都是呼喊之声。

搞得是人心惶惶没法安生。

而对帽妖的恐惧很快就从百姓,蔓延到了戍卫京师的禁军身上,搞得禁军们也开始扰乱起来,这对北宋的统治来说是个大问题。

“军营中尤甚,而实无状。”(《宋史·五行志》)

但问题是谁都没有见过帽妖,也并没有谁被帽妖真正伤害过,所以这就是个很明显的讹言,这就是以讹传讹导致的恐慌。

宋真宗君臣立马开始铁腕镇压流言,甚至不惜抓到所谓的妖人背锅,僧天赏、术士耿概、张岗等人被弃市。

在把所谓的“始作俑者”给诛杀后,官府还下令严禁民间传播帽妖,立马限期恢复往日的经营和秩序。

谁再谈论和传播帽妖就要被处置。

“敢倡言者,即捕之,妖卒不兴。”(《续资治通鉴·卷三十四》)

应天知府王曾更是个狠人:

为了让百姓看清帽妖的真相,下令治下百姓夜里都不许关门睡觉,看到底有没有帽妖害人!

如果有,他就带头跟帽妖死磕到底;如果没有,百姓们就要立马秩序。

事实上哪有帽妖啊?都是人吓人的传言而已,在官府的干涉和镇压下,帽妖的谎言也就被粉碎了。

2、当现实被附会成妖怪

除了讹言为妖的典型现象外,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妖怪产生方式,那就是把现实中存在的事物。

给因缘附会成了妖怪。

诸如看见一个不常见或较奇特的动物,如果超过普通古人正常认知的情况下,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撞见了妖怪。

其实这种现象到现在也并不算稀奇,比如作为未解之谜、神秘生物的野人,有诸多声称目击看见甚至近距离接触的证人。

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看花了眼,把黑熊、棕熊、猕猴等生物错认为野人,当然不排除真有野人这类生物存在。

古代这种附会为妖的现象就更常见了,古人往往会把超越认知的离奇生物,想当然地觉得就是妖怪出现了。

比如明宪宗成化年间的京师“黑怪案”。

成化十二年七月的时候,京师民间男女百姓露宿时,忽然看到一个奇怪的黑怪出现。

“有物金睛修尾,状如犬狸,负黑气入牖。”(《明史·五行志》)

有个长得像狗、猫的生物,长着金色的眼睛和修长尾巴,能够随着黑气弥漫潜入人家。

其实现在看来这应该就是狸猫、狐狸之类的生物,毕竟他们确实有细长的尾巴,关键夜里它们的眼睛确实能发光。

起初这黑怪也仅仅是潜入人家里,但久而久之就开始攻击百姓了,被它抓伤或咬伤的人很多,最多时候一夜案发数十起。

几乎京师东西南北各处都有它的身影。

“其行如风,倐忽无定,或伤人面,或囓人手足。一夜数十发,或在城东,又在城西,又在南北。”(《震泽长语》)

但大概率这就是个猫科动物而已,是野猫、狐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,而且目击者都称它状如犬狸。

也只有这些动物潜入人家受惊后,才会用抓挠或撕咬对人进行攻击,而且被它攻击过的伤口还会发炎坏脓。

很明显就是个现实存在的动物,而不可能是所谓的“黑眚”妖怪。

但即使这样也以“黑怪”之名,搞得京师上下人心惶惶,夜里百姓们都点着灯拿家伙防守,甚至还有人组织起巡逻队。

“黑眚伤人,京城骚动,人持兵刃,昼眠夜作。”(《双槐岁钞》)

不过黑怪最离奇的事,就是大半夜地跑到人家抢孩子,最终被夫妻俩合力吓走,这应该是黑怪干过最出格的事。

该事最终也惊动了五城兵马司,甚至巡城御史也开始对被攻击者进行调查,但在检查完他们的伤口后。

又不确定到底为何物所伤。

“巡城御史拘审有验,乃具以闻,止云:不知被何物所伤。”(《謇斋琐缀录·卷四》)

甚至这黑怪还在皇宫出现过,把成化帝朱见深给吓了一跳,但最终旬月之后就再没有动静了。

大概率是该动物饿死、病死或被打死了。

如果细究其动物的话,应该长相比较离奇或变异的猫、狐之类,而不可能是出动踩踏黑气的妖怪。

但在它存在的那段时间里,的确是给京师百姓造成不小的动乱,所以应该是被附会成妖物了。

3、人为创造出来的妖怪

所谓人为创造出来的妖怪,其实就是古代假借鬼神之说,来满足自己的或正当、或不正当的诉求。

自己创造出来个鬼神愚弄民众、信徒等。

这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中,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常规操作了,最起码是能够追溯到陈胜、吴广身上的。

篝火狐鸣、鱼腹藏书玩得就特别溜。

后世的起义、起事等都会争相效仿,给自己提供接受天命的合法性需求,最起码是能够笼络人心为自己效力。

其中玩这招玩得特别厉害的,就是五代时南唐境内的张遇贤,他就是靠这招招收信徒起事的。

他对外宣称自己家中有个大神,每天都很虔诚且高调的顶礼膜拜,甚至还能跟神对话接受指示。

当然只有他能够跟神对话,其他人只有围观点赞的份,没有任何资格跟这位虚空的“神”对话,张遇贤才是人与神交流的指定传话筒。

“相与祷于神,神又大言曰:‘张遇贤,汝主也!’”(《南唐书·边镐传》)

眼看招收的信徒比较多后,张遇贤就带着信徒朝虚空惨败,询问神谁是他们的扛把子,神说张遇贤才是他们的共主。

所以张遇贤就当仁不让地带着他们起事了,最终招募裹挟十多万百姓加入义军,对南唐政权的冲击非常大。

不过最终在南唐官军的镇压下,张遇贤大势已去节节败退,但他还是不死心地去找神求计,结果神却不搭理他了。

搞得张遇贤不仅非常尴尬,就连最后一点威望也没了。

“屡破之,遇贤祷于神,神不复言,其徒大惧。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二百八十三》)

张遇贤这就属于是,忽悠着忽悠着自己都信了,而且信的比信徒都虔诚,毕竟这“神”是他自己创造幻想出来的。

当然南唐肯定不会承认这尊“野神”,一般都是将其称之为妖孽,把张遇贤称之为妖人或妖贼。

当然除了像张遇贤这样,为了其实创造神魔蛊惑民众外,其实还有一种认为创造出来的妖,就属于没有多大的非分之想。

比如明朝成化年间,河间王府里出现了妖怪,甚至还把王府给烧毁了。

“自成化十七年以来,有妖见王府,每夜或为神像,或为王侯,需索酒肉,时举火将焚宫。”(《明宪宗实录》)

河间王府的妖怪是这样的:

河间王府里失火了,王府建筑、衣服器物等悉数被焚毁,河间王就给明宪宗打报告说,失火这事不能够怪他。

主要是王府里出现了个妖怪,动不动就威胁王府给他提供酒肉,如若不然就举着火把将王府焚毁。

一来二去还真被“妖怪”给烧了。

很明显这是不把明宪宗但人看,这理由说的特别侮辱人智商,河间王也真好意思甩锅给妖怪。

“果焚,府第无遗,冠服器用皆荡尽,妖亦随绝。”(《明宪宗实录》)

要么就是河间王自己把王府烧了,要么就是有其他难以启齿的王府烧了,或者仅仅是为了躲避追责而已。

不过明宪宗看破不说破,不但默认了妖怪烧王府的“事实”,而且还按照河间王的需求,重新赐予衣冠等物。

这就是很典型的甩锅给妖怪,给现在遇到难以解释的事情,就会甩锅给外星人差不多。

(一家之言,求同存异,感谢您的阅读)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